top of page

類固醇副作用怎麼解?掌握水腫、變胖與代謝的4大關鍵

類固醇副作用怎麼解?掌握水腫、變胖與代謝的4大關鍵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類固醇,又被暱稱為「美國仙丹」,在臨床醫療上具有快速消炎、抑制免疫等療效,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治療。然而,類固醇的副作用也常令人卻步,例如水腫、肥胖、情緒波動與骨質疏鬆等常見症狀。你是否也曾因這些副作用而對類固醇心生抗拒?本篇文章將以淺顯方式,帶您了解類固醇的功效、副作用、代謝方式,並提供日常調整建議,協助安全用藥與副作用管理。



類固醇的功效與常見用途

類固醇(Steroid)是體內天然分泌的激素,人體會依照晝夜節律,自行分泌穩定劑量的類固醇以維持正常生理機能,一般來說在清晨時最高,夜晚時最低。其中一種人工合成的「腎上腺皮質類固醇」,能抑制免疫反應與發炎反應,因此常被用於以下疾病治療:



依劑型區分,類固醇藥物常見形式包含:口服錠劑、注射液、外用藥膏、眼藥水及鼻噴劑。



類固醇副作用與產生原因

許多人聽到類固醇就擔心副作用,其實這些反應是藥物對身體機制調節的結果。您是否也曾出現以下症狀?不妨對照看看。


初期副作用:

  • 情緒波動(焦慮、欣快、憂鬱)

  • 睡眠障礙

  • 食慾增加與體重上升

  • 血糖與血壓升高

  • 面皰、痤瘡與腸胃不適

  • 女性月經週期紊亂


長期副作用:


如何預防類固醇水腫與肥胖?4 大日常調整策略

若您正在服用類固醇,以下方法可協助減少不適並提升生活品質:


1. 飯前飲水、控制鹽分攝取

每餐飯前先喝300~500c.c.白開水,有助於提升飽足感、控制食慾。記得避開鹹酥雞、滷味等高鈉食物,才能有效減緩水腫問題。

小提醒: 類固醇容易使水分及鹽分累積在體內,多喝水未必有助於排出類固醇,過量反而可能加重水腫!

2. 飲食節制,避免「類固醇式爆吃」

類固醇會讓人容易餓、容易吃太多。建議使用熱量記錄 App 或紙本紀錄工具,幫助控管總熱量。


3. 與醫師搭配,規劃用藥時機與劑量

若需長期使用,應與醫師討論「最小有效劑量」及「逐步減藥計畫」,減少副作用風險。

小提醒: 建議每日上午9點前服藥,以順應體內自然節律,也能減少對睡眠的干擾。

4. 增加鈣質攝取,保護骨質

類固醇會減少腸胃道對鈣質的吸收、抑制造骨細胞活性、減少腎臟對鈣離子的再吸收。建議增加乳製品、小魚乾、豆腐、深綠蔬菜的攝取,並維持適度運動與日曬。


類固醇代謝與排出機制

不少人會擔心:「類固醇多久才能代謝掉?」其實,類固醇主要經由肝臟代謝後由腎臟排出,大多數在2至3週內可代謝完畢。若您使用的是長效劑型、或本身肝腎功能較弱,則代謝速度會延後。

幫助代謝的日常習慣:

  • 每天規律睡眠與作息,幫助內分泌穩定

  • 均衡飲食、維持適度運動,有助提升身體代謝效率




類固醇常見疑問大解析

Q1:類固醇會傷腎嗎?

A:不會。類固醇經肝臟代謝再由腎臟排出,不會累積於腎臟,也無腎毒性。(推薦閱讀:護腎飲食全攻略!顧腎13樣超級食物,抗發炎、抗氧化一次滿足


Q2:為什麼會出現「月亮臉」或「水牛肩」?

A:這是脂肪重分布造成的典型現象,常見於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的患者,也與水分與鹽分滯留有關。


Q3:停藥後,身形能回來嗎?

A:大部分人在停藥後數週至數月內可逐步改善,但若在療程期間養成過量飲食習慣,體重可能不容易自然恢復。(推薦閱讀:新手必學超慢跑教學!影音教學掌握正確節奏與姿勢,全方位減脂不傷膝!


Q4:想代謝快一點,能做什麼?

A: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少吃重口味、規律運動,就能幫助類固醇代謝更順暢。


與類固醇和平共處,從認識開始

類固醇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萬靈丹。掌握正確知識、遵循醫師指示、維持健康生活習慣,就能安心使用,並將副作用降至最低。

若您在用藥過程中仍有疑問,有醫靠 We Get Care 提供線上即時諮詢服務,讓您在家也能獲得專業醫師指導,從容應對每一次療程挑戰。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參考資料:


 


​推薦精選

​本週熱門​

​諮詢服務​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7.jpg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6.jpg

​精選醫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性學教練師|性教育師|性諮詢師|性治療師|

現任美國紐約州 註冊護理師 NCLEX-RN

陳威宇 醫師

陳威宇 醫師

|皮膚科|

現任雅丰麗緻診所主治醫師​、林冠賢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

高瑞吟 醫師

高瑞吟 醫師

|乳房外科|整形外科|

現任波瑞斯美學診所總院長、高雄維馨乳房外科專科醫院主治醫師、北京 碧朗灣 sunnycare 乳腺外科與整形外科醫師...

林怡杉 醫師

林怡杉 醫師

|神經內科|

現任新竹杏光骨科診所

林煒 醫師

林煒 醫師

|神經內科|疼痛科|輔助醫學專科|

現任
生生優動疼痛科板橋分院院長

陳建鼎 醫師

陳建鼎 醫師

|整形外科|

現任竹北雅丰診所院長

何仁琦 醫師

何仁琦 醫師

|精神科|

現任南勢醫院醫療部主任

​關注我們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 複本.jpg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