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手必學超慢跑教學!影音教學掌握正確節奏與姿勢,全方位減脂不傷膝!

新手必學超慢跑教學!影音教學掌握正確節奏與姿勢,全方位減脂不傷膝!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你聽過「超慢跑」嗎?這種運動方式特別適合長時間久坐的族群,不論年齡層,都能輕鬆上手。超慢跑的優勢在於低強度、不傷膝蓋、減脂效果顯著,同時有助於強化心肺功能與改善三高問題。因此,這項運動受到許多中高齡人士的喜愛,也逐漸受到年輕人的關注。

然而,你真的了解超慢跑嗎?如何開始?需要準備什麼?應該注意哪些細節?接下來,我們將詳細解析超慢跑教學、常見錯誤及最佳訓練策略,幫助你有效掌握這項運動。


為什麼選擇超慢跑?低強度運動適合初學者

​​超慢跑並沒有兩腳同時離地的瞬間,所以並不符合跑步的定義,不算是真正的跑步。

與傳統跑步不同,超慢跑不強調速度,也沒有雙腳同時離地的瞬間,因此不會對膝蓋造成過大負擔。其主要特點包括:

  • 節奏穩定:步頻維持在每分鐘約180步。

  • 強度低:適合初學者和體能較差者。

  • 步幅小:降低關節衝擊,減少受傷風險。


當你覺得呼吸開始急促或感覺喘不過氣時,表示速度可能過快,這時應縮小步幅、放慢節奏,調整至最舒適的狀態。


適當心率區間,提高燃脂效率

超慢跑的時速約4~6公里,略快於健走。理想心率應維持在最大心率的50-70%之間,這有助於提升心肺耐力並有效燃燒脂肪。此外,這種運動方式對心臟負荷較小,使得更多人能夠輕鬆持續進行。(推薦閱讀:醫:一秒分辨體脂肪與內臟脂肪!從飲食到醫美的瘦身攻略


如何正確執行?超慢跑教學:訓練方法與技巧總整理

​​訣竅1. 掌握超慢跑的步驟

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先從家中原地跑開始,不必急著到戶外進行。

  • 目視前方,避免低頭:低頭跑步容易增加頸部壓力,導致頸部痠痛。(推薦閱讀:肩頸酸痛吃止痛藥也無效?認識症狀、分辨椎間盤與小面關節疼痛

  • 前腳掌先落地,腳跟再觸地:避免以腳掌完全著地或踮腳跑,否則會導致小腿肌肉過度疲勞

  • 膝蓋微彎,避免完全伸直:這能有效吸收衝擊,減少膝關節的負擔。

  • 輕量落地,避免大力踩踏:腳步過重會導致快速疲勞,影響跑步體驗。

  • 可嘗試赤腳跑:赤腳跑步能夠刺激足部肌群,有助於強化腳踝與足弓。不過,若平時習慣穿鞋運動,不建議一次大量進行赤腳跑,應該循序漸進,避免運動傷害。


訣竅2. 運用「超慢跑節拍器」,掌握節奏

超慢跑講求節奏穩定,因此可以使用「超慢跑節拍器」來輔助訓練:

  • 超慢跑的時速約4~6公里,比健走稍微快一點點而已。您也可以善用有醫靠YouTube的超慢跑節拍器

  • 設定步頻為每分鐘180步,並配合節奏調整跑步頻率。

  • 讓心率處於最大心率60%左右

  • 謹記「不酸、不痛、不硬、不喘」的四大原則,若感覺身體不適,應適時調整速度。

  • 體力較差者可從平坦地面開始,待適應後再進行變化。



訣竅3. 避免常見錯誤

超慢跑看似簡單,但若姿勢不正確,仍可能導致運動傷害。

  • 低頭跑步:容易增加頸椎負擔,導致肩頸僵硬

  • 膝蓋完全伸直:會增加落地時的衝擊力,提高受傷風險。

  • 腳掌未完全落地:許多初學者習慣用腳尖跑步,容易造成小腿肌肉過度疲勞。


超慢跑的潛在風險與預防措施

雖然超慢跑對身體的衝擊較小,但仍需注意以下潛在風險:

  1. 長期前腳掌著地可能引發足底筋膜炎,因此應適時進行伸展運動。

  2. 阿基里斯腱與小腿前側肌群可能過度緊繃,可透過按摩與放鬆運動來預防發炎問題。

  3. 初學者應循序漸進,避免一次進行過長時間的訓練,可以一天內找兩、三個空檔來跑,以減少運動傷害。


在家超慢跑,方便又實用

如果沒有足夠的運動場地,超慢跑也可以在家進行。只需確保地面平整、安全,並搭配瑜伽墊來減少腳部疲勞感。這種方式特別適合無法外出運動的長輩,讓他們能夠在家中輕鬆養成運動習慣。

超慢跑是一種低衝擊、高效能的運動,不論年齡層都適合嘗試。透過正確的姿勢、穩定的步頻,並搭配超慢跑節拍器,即可輕鬆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益處。

想要更深入學習超慢跑?歡迎訂閱【有醫靠】YouTube頻道,觀看詳細的超慢跑教學與節拍器使用指南。此外,若有任何運動傷害或健康疑問,也可以透過有醫靠線上諮詢快速預約專業醫師,讓你的運動更安心,健康更有保障!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資料來源:


 



​推薦精選

​本週熱門​

​諮詢服務​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7.jpg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6.jpg

​精選醫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性學教練師|性教育師|性諮詢師|性治療師|

現任美國紐約州 註冊護理師 NCLEX-RN

陳威宇 醫師

陳威宇 醫師

|皮膚科|

現任雅丰麗緻診所主治醫師​、林冠賢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

高瑞吟 醫師

高瑞吟 醫師

|乳房外科|整形外科|

現任波瑞斯美學診所總院長、高雄維馨乳房外科專科醫院主治醫師、北京 碧朗灣 sunnycare 乳腺外科與整形外科醫師...

林怡杉 醫師

林怡杉 醫師

|神經內科|

現任新竹杏光骨科診所

林煒 醫師

林煒 醫師

|神經內科|疼痛科|輔助醫學專科|

現任
生生優動疼痛科板橋分院院長

陳建鼎 醫師

陳建鼎 醫師

|整形外科|

現任竹北雅丰診所院長

何仁琦 醫師

何仁琦 醫師

|精神科|

現任南勢醫院醫療部主任

​關注我們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 複本.jpg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