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禁忌:這8種食物恐加重發炎,改善關節健康這樣吃!
已更新:3月13日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您是否曾經感到晨間僵硬、無法握拳,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徵兆。這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關節發炎、僵硬和疼痛,並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如心臟、肺部和腎臟。患者時常面臨晨間僵硬、關節腫脹等不適,嚴重者甚至影響日常活動。適當的飲食調整能幫助減輕發炎症狀,提高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與好發族群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是主要誘因。當身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關節組織時,會導致炎症反應,進而破壞關節結構。
此疾病好發於30至50歲族群,女性發病率約為男性的3倍。根據統計,台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盛行率約為0.3%至0.4%。(推薦閱讀:老年人健康危機:銀髮族常見9大慢性病,提升生活品質7建議)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8個飲食禁忌
飲食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管理相當重要。以下8類食物應儘量避免,以降低發炎反應並減輕症狀。
1. 紅肉及加工肉類
牛肉、羊肉等紅肉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可能促進炎症反應。此外,香腸、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品因為經過高溫處理,可能產生有害化學物質,影響身體代謝,對患者不利。
其他人也看了:一分鐘自我檢查慢性發炎!預防慢性發炎,3精選抗發炎食譜
2. 含糖碳酸飲料
研究顯示,經常攝取含糖碳酸飲料的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明顯提高。這類飲品可能促進發炎反應,使病情惡化。
3. 烤肉與高溫油炸食品
高溫烹調會產生糖化終產物(AGEs),這些物質可能加重發炎狀況。因此,燒烤、炸雞、薯條等高溫油炸食品應儘量少吃。
4. 高鈉食物
過量的鈉攝取可能加重關節炎症狀,影響血壓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應減少食用高鹽零食、醃製食品等。(推薦閱讀:少鹽、少鈉飲食反而引發高血壓!低鈉飲食的原則、挑選、禁忌一次看)
5. 酸性食物
當身體的酸鹼平衡失衡時,可能導致體內乳酸堆積,加劇發炎症狀。避免過量攝取加工食品、酒精及高酸性水果如柑橘類。
6. 高脂肪食品
高脂飲食可能增加體內氧化壓力,影響關節健康。應減少攝取油炸食品、全脂乳製品及動物內臟。
7. 高嘌呤海鮮
海鮮(如蝦、蟹、貝類)含有大量嘌呤,可能增加尿酸生成,進而加劇關節疼痛和發炎。
其他人也看了:痛風症狀、原因是什麼?普林含量表、飲食原則快速緩解
8. 進補類食材
類風濕性關節炎並非因免疫力低下所致,因此不建議進補。麻油雞、薑母鴨等補品可能刺激免疫反應,誘發關節疼痛。
如何透過飲食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
除了避免上述食物,適當補充鈣質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乳製品、豆製品、深色蔬菜(如菠菜、黑木耳)都是優良的鈣質來源。此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堅果)具有抗發炎作用,能夠幫助緩解症狀。(推薦閱讀:骨關節炎導致膝蓋痛?必知6大關鍵改善方式,預防關節疼痛惡化)
正確飲食讓類風濕性關節炎更易管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透過適當的飲食管理,能有效減少發炎,改善關節健康。然而,每位患者的體質不同,建議在調整飲食前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以獲得最佳建議。
有醫靠線上健康諮詢提供專業醫師與營養師的即時線上諮詢服務,讓您能夠隨時獲得正確的健康指導,遠離錯誤的飲食迷思。如果您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飲食調整仍有疑問,歡迎透過有醫靠預約專業諮詢,讓您的健康管理更安心!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