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不再是老人病!掌握4點改善膝蓋健康,維持靈活行動力
已更新:3月13日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的改變,退化性關節炎不再只是年長者的健康問題,年輕族群因高強度運動、長時間站立或姿勢不良,也逐漸受到影響。例如,美國籃球傳奇球星麥可喬登因長年高強度訓練,40歲即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此外,從事搬運工作的勞動者、貨運司機,甚至體重過重者,都可能因關節長期承受壓力而加速退化。
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退化性關節炎的成因、影響及日常膝蓋保養方式,幫助您有效預防關節老化,維持行動力。
退化性關節炎有年輕化趨勢
退化性關節炎通常發生於60歲以上族群,但現今已有年輕化的趨勢。此疾病屬於慢性關節退化,影響範圍不限於膝蓋,也可能發生在脊椎、髖關節及手指關節。主要症狀包括:
關節疼痛(推薦閱讀:天氣變冷關節就痠痛?3大原因解析與5招預防法,破解「天氣病」)
僵硬與腫脹
活動受限
三大族群較容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高強度運動者:過度使用關節或動作不當,可能加速軟骨磨損。
長時間站立工作者:如餐飲服務員、工廠作業員,關節長時間受壓,增加退化風險。
過度負重者:肥胖或需搬運重物者,關節負荷較大,加速磨損。
長期姿勢不良:如三七步、盤腿、翹腳及肌肉量不足,也可能影響膝蓋健康。(推薦閱讀:肌少症可以恢復正常嗎?肌少症風險自我檢測,運動飲食一次了解)
4招自救!日常膝蓋保養這樣做
想要維持膝蓋健康,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應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改善,以下四種方法能有效減緩關節退化:
1. 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擔
體重過重會加重關節壓力,使膝蓋更容易退化。研究顯示,每減輕1公斤體重,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可減少約3公斤。因此,透過適當飲食調整,如168間歇性斷食法,可幫助脂肪燃燒、提升營養吸收,同時降低胰島素阻抗,促進細胞修復,有助於關節健康。
2. 規律運動,提升關節穩定度
適當的運動可強化關節周圍肌肉,降低受傷風險,建議選擇低衝擊性的運動,如:
避免長時間不動或劇烈運動,以免關節負擔過重。
3. 選擇適合的鞋款,減少膝蓋衝擊
一雙合適的鞋子,如運動鞋或氣墊鞋,能提供緩衝效果,減少關節受力。鞋底具備良好支撐與避震功能,能降低膝關節承受的衝擊力,減少長期磨損的風險。
4. 均衡飲食,補充關節所需營養
透過飲食調整,可有效減少發炎並促進軟骨修復,建議攝取以下營養素:
膠質與軟骨素:有助於關節修復,可從豬耳、蹄筋、雞爪、貝類、黑木耳、白木耳等食物攝取。
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緩發炎,建議攝取鮭魚、鮪魚、鰹魚等深海魚類。
抗氧化食物:如秋葵、山藥、海帶,可降低關節發炎反應。(推薦閱讀:消除慢性發炎的關鍵:SPM魚油如何改善身體免疫與消炎反應)
想要靈活行動到老?這些關鍵步驟不可少!
退化性關節炎已非年長者的專屬疾病,年輕族群因運動習慣、工作型態或體重問題,也可能提早面臨關節退化的風險。因此,建議從日常生活開始調整,透過控制體重、規律運動、選擇合適鞋款及均衡飲食,有效延緩膝蓋老化,維持良好的行動能力。
若您有長期關節不適的情況,建議及早諮詢專業醫師,透過適當治療與生活調整,讓膝關節維持最佳狀態,提升生活品質。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