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吃太多會傷肝腎?吃太多會上癮?6大迷思破解,服用時間、劑量一次懂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許多人在頭痛、生理痛、胃痛發作時,擔心吃止痛藥會傷肝、傷腎,寧願忍受疼痛也不願服藥。這樣的做法正確嗎?該如何選擇止痛藥?止痛藥多久生效?多久可以吃一次?止痛藥吃太多會產生什麼影響?本文將解析止痛藥的常見迷思,幫助你正確用藥。
疼痛時應該吃止痛藥嗎?
所以「疼痛」不是疾病,是其他疾病的表現
疼痛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身體對潛在問題的警訊。例如,癌症患者在使用止痛藥前,通常需要透過「笑臉圖疼痛量表」或「數字疼痛量表」來評估疼痛程度,從而決定用藥種類與劑量。服藥後,也應持續監測藥效,以決定是否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若長期處於疼痛狀態,應諮詢醫師,找出根本原因,對症治療,而非單靠止痛藥來緩解症狀。
止痛藥5大迷思解析

迷思1:止痛藥會傷肝、傷腎嗎?
研究指出,適量服用止痛藥,通常不會對肝腎造成損害。但如果經常隨意服用,可能會引發副作用。例如:
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普拿疼):過量服用可能影響肝臟。
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腎臟問題,甚至引起胃出血。
建議依醫囑服用止痛藥,並避免自行增加劑量,以降低風險。(推薦閱讀:肝指數過高8症狀!肝指數正常值標準、過高原因、常見問題)
迷思2:止痛藥的種類有哪些?
常見的止痛藥可分為兩類:
中樞止痛藥
例如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普拿疼),具退燒、止痛作用,較不傷胃。
主要經由肝臟代謝,因此飲酒時應避免服用,以免肝臟負擔增加。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
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雙氯芬酸(Diclofenac)、萘普生(Naproxen)。
透過抑制環氧化酵素(COX),降低前列腺素合成,達到消炎止痛效果。
可能影響腎臟或導致腸胃不適,應避免長期使用。(推薦閱讀:護腎飲食全攻略!顧腎13樣超級食物,抗發炎、抗氧化一次滿足)
迷思3:該如何選擇止痛藥?
選擇止痛藥時,應考慮疼痛的部位、強度、持續時間及類型,並與醫師或藥師討論,找到最安全有效的方案。例如:
迷思4:疼痛到什麼程度應該吃藥?
止痛藥並非萬能,不同人體對藥品的反應也不同。建議服藥前諮詢醫師或藥師,確保用藥安全。如果疼痛持續且影響日常生活,應儘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迷思5:止痛藥多久生效?多久吃一次?
止痛藥的起效時間與服用頻率取決於藥物種類:
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30-60分鐘內生效,通常每4-6小時可服用一次。
布洛芬(Ibuprofen):約30-60分鐘生效,每6-8小時可服用一次。
萘普生(Naproxen):起效較慢,每8-12小時服用一次。
若疼痛未緩解,不應自行增加劑量,而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有任何用藥問題,民眾可以諮詢專業藥師或醫師,且於用藥前詳細閱讀仿單上的注意事項以及服用方式,並確記「看病找醫師、用藥問藥師」。
止痛藥吃太多會怎樣?長期服用會上癮嗎?

短期使用止痛藥通常不會導致上癮,但長期過量服用可能帶來健康風險。例如:
長期使用NSAIDs可能造成腸胃潰瘍、腎臟損害。
乙醯氨酚過量可能導致肝臟損害。
若因慢性疼痛長期依賴止痛藥,可能影響腦部對疼痛的調節能力。
對於慢性疼痛患者,建議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式,而非單靠止痛藥控制。
頭痛不一定要吃藥!試試這些緩解方式
若經常出現偏頭痛或慢性疼痛,可嘗試以下方法來改善:
補充維生素D:美國頭痛學會年會指出,超過40%的慢性頭痛和偏頭痛患者被發現缺乏維生素D。
適量運動:有助於減輕肌肉緊張,降低頭痛頻率。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推薦閱讀:偏頭痛不能吃什麼?「3C」食品要認明!搞懂易混淆3種頭痛)
減少咖啡因攝取:避免依賴咖啡因止痛,減少反彈性頭痛。
如果頭痛頻繁影響生活,應及早至神經內科檢查,找出根本原因。
正確用藥,避免錯誤迷思
止痛藥是緩解疼痛的有效工具,但不應依賴過度使用。服用前,應詳細閱讀藥品仿單,並遵循醫師或藥師建議。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人士,以確保用藥安全。
若你對止痛藥的使用仍有疑問,或長期疼痛困擾影響生活,有醫靠線上健康諮詢提供專業醫師與藥師線上即時諮詢服務,協助你安全用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無論是止痛藥選擇、正確服用方式,或其他健康問題,都可透過有醫靠獲得專業建議。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