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站族注意!腳麻腰痛是警訊,5大久站族職業病及正確的居家舒緩方法
- 有醫靠
- 6月13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根據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指出,台灣有超過九成的就業人口從事服務業,其中不少人每天必須久站超過四小時,包括護理師、空服員、教師、餐飲服務人員、美髮師與警察等。長時間站立容易對足部、脊椎及下肢造成過度負擔,久而久之引發職業病,從酸痛、麻木到走路困難,嚴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能力。
本篇將帶您認識久站常見的5大職業病、判斷風險的自我檢核量表,並提供具實用性的居家舒緩方法與就醫警訊提醒,幫助久站族提升身體警覺、避免傷害惡化。
久站職業病風險自我檢查:你的身體在發警訊嗎?
若您每天久站超過4小時、無法定時休息、長期穿著高跟鞋或體重過重,就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依下列兩階段進行風險初步判斷:
【第一階段】工作型態檢核(勾選符合項目)
是/否 | 項目說明 |
---|---|
每天工作站立時間 > 4小時 | |
工作期間,每小時不能坐下休息一次 | |
工作鞋的鞋跟高於5公分 | |
BMI > 23 或 男性腰圍 > 90公分 或 女性腰圍 > 80 公分 | |
吸菸 |
第一部分有0-1項者為綠燈;2項為黃燈,請多加留意;3項以上為紅燈,請注意第二部分檢核結果。
【第二階段】身體警訊檢查(最近一週有4天以上)
第二部分有0-1項者為綠燈;有2-3項者為黃燈,請多注意伸展或諮詢醫師;4項以上者為紅燈,請就醫檢查。
小心!5大常見久站職業病
1. 椎間盤突出:下背痛不是小事
長時間站立會讓脊椎間的椎間盤承受過大壓力,引發突出、壓迫神經。若出現「從腰部延伸到腿部的刺痛感」,甚至感覺走路不穩、麻木,可能已是急性期。
【居家舒緩方法】:可進行威廉氏曲屈運動(如骨盆後傾、雙膝抱胸、雙腿拉伸)、麥肯基伸展動作(如手肘撐地、後仰、滾背運動),但急性發作期請避免勉強伸展,應先休息或諮詢醫師評估。
2. 靜脈曲張:小腿脹痛、血管浮出是警訊
一般而言,靜脈曲張是一個「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久站造成下肢血液回流不良,導致靜脈瓣膜受損,使血液滯留、靜脈擴張。腿部痠痛、抽筋、血管明顯浮出,都是早期警訊。
【預防與舒緩建議】:
3. 足底筋膜炎:腳跟刺痛是常見警號
足底筋膜因長時間承重與拉扯,導致慢性發炎。典型症狀是「早上起床踩地劇痛」,走幾步後才略微舒緩,但站久又復發。(推薦閱讀:每個人都適合PRP增生療法嗎?健保給付、治療費用、優缺點一次了解)
【居家緩解方式】:
用高爾夫球、網球滾動按摩足底
使用醫療級足跟墊減壓
小腿肌群伸展、防止拉扯過度
急性期可冰敷10–15分鐘,減緩紅腫疼痛
按壓小腿外側的陽陵泉穴、小腿肚的承山穴,有助疏通足太陽膀胱經,改善足底筋膜炎
4. 拇趾外翻:高跟鞋族群最常見
長期穿著尖頭、高跟鞋的族群容易出現拇趾偏移、腳掌變形。輕者造成走路疼痛,嚴重時會影響穿鞋、導致關節發炎。
【改善建議】:
改穿寬頭楦、包覆性佳的鞋款
使用拇趾外翻矯正器或墊片
儘量避免高跟鞋與過度站立
5. 雞眼與凍甲:小症狀也不能忽略
除了以上病症外,雞眼與凍甲雞眼同樣是廣受關注的足部職業病。因局部壓力長期摩擦導致角質增厚;凍甲則多與穿鞋過緊或指甲剪太短有關。
【處理方式】:
溫水泡腳後輕磨角質(雞眼)
正確修剪指甲,勿剪太短(凍甲)
持續不適應尋求皮膚科或骨科處理
居家舒緩之外,這些狀況應盡快就醫
當您出現以下狀況時,應提高警覺,避免延誤診治:
這些都可能是椎間盤壓迫神經、嚴重靜脈曲張或足底筋膜斷裂的前兆,應盡速就醫。
久站傷害不是宿命,「有醫靠」幫你找到解方
久站族的健康風險不可忽視。從椎間盤、足底到下肢循環,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平時透過自我檢核與簡易保養雖可初步舒緩,但若症狀持續或影響生活,仍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有醫靠 We Get Care」提供線上諮詢服務,讓你在家就能與專業醫師對話,獲得個人化建議與治療指引。無論是疼痛問題、姿勢調整或合適的復健方式,都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正確方向,守護你的職場健康不再受限。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