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長大後有後遺症?人工授精5大迷思、成功率、副作用、後遺症完整解答
- 有醫靠
- 3月2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人工生殖技術為許多不孕夫妻帶來希望,但在考慮試管嬰兒(IVF)或人工受孕時,許多人對其安全性、後遺症及懷孕成功率仍存有疑慮。例如,試管嬰兒長大後是否會影響健康?懷孕後是否更容易流產?為了幫助民眾正確認識試管嬰兒,國民健康署針對人工生殖的常見迷思進行解析,並提供提升懷孕機率的備孕秘訣。
試管嬰兒的健康與智商是否有差異?
部分家長擔心試管嬰兒的智商與健康狀況可能與自然受孕的嬰兒有所不同。然而,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於202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試管嬰兒與自然受孕的孩童在學業成績及智商上並無顯著差異。影響智商的主要因素仍是遺傳與後天環境,而非受孕方式。
其他人也看了:懷孕難如登天?不孕症的定義前兆、原因、檢查費用一次公開!
試管嬰兒與人工受孕的潛在4個副作用
進行人工生殖療程時,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不適或特定併發症,包括:
1. 排卵針劑引起的不適
使用排卵針劑後,可能短暫出現腹脹、腸胃不適、疲倦、噁心、頭痛等症狀。這些情況通常較輕微,並會在短時間內自行緩解。(推薦閱讀:月經經痛好難受!如何舒緩經痛?生理痛應該吃什麼?一篇搞懂)
2. 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
少數患者可能因卵泡過多而產生強烈刺激反應,導致腹脹、腹痛、口渴、尿量減少,甚至呼吸困難。OHSS的發生率約為3%,大多屬輕症,嚴重者需住院觀察。
3. 多胞胎妊娠
由於試管嬰兒療程通常會使用排卵藥物來增加排卵數目,因此多胞胎機率相對提高,約有20%的試管嬰兒為雙胞胎或以上。然而,多胞胎懷孕可能增加早產及妊娠併發症風險。
4. 子宮外孕
試管嬰兒懷孕雖然極少發生子宮外孕,但仍有可能性,若發生需及時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以確保孕婦安全。
人工生殖的五大常見迷思破解
迷思 1:試管嬰兒療程會「傷身」嗎?
部分夫妻擔心試管嬰兒療程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事實上,試管嬰兒的安全性已獲科學證實,且大多數女性可在治療後恢復正常生理機能。透過專業醫療監控,可有效降低OHSS等併發症風險。
迷思 2:試管嬰兒懷孕是否較容易流產?
許多人擔心試管嬰兒懷孕後流產率較高。國健署數據顯示,試管嬰兒的流產機率約為10%至20%,與自然受孕相近。流產的主要原因多與胚胎發育異常有關,而非人工生殖本身。此外,夫妻年齡亦為影響流產風險的重要因素。(推薦閱讀:愛愛疼痛夫妻恐失和!找回夫妻愛愛樂趣4方法,改善性交疼痛)
迷思 3:人工生殖寶寶的健康較差?
有些人認為人工受孕出生的寶寶健康狀況較差,然而,研究顯示試管嬰兒與自然受孕的孩子在生長發育上並無明顯差異。影響胎兒健康的關鍵因素仍為父母的年齡與基因。(推薦閱讀:懷孕吃什麼?孕媽咪食譜、關鍵營養素、熱量攝取一次搞懂)
迷思 4:植入越多胚胎,成功率越高?
部分夫妻認為植入較多胚胎能提高成功率。然而,數據顯示,單一胚胎的成功率約為35%,植入2至3個胚胎的成功率則介於29%至32%。此外,多胞胎懷孕可能增加併發症風險,因此醫療專業團隊通常會根據個別狀況,建議適當的胚胎植入數量。
迷思 5:試管嬰兒可選擇胎兒性別?
台灣法規明確規定,除非有醫療必要(如:性聯遺傳疾病),否則不得進行性別篩選。違反規定者,將面臨法律責任。
提升人工授精成功率的7大備孕秘訣
除了醫療技術,良好的生活習慣亦有助於提升懷孕機率。國健署建議,準備懷孕的夫妻可參考以下7點建議:
「有醫靠」助您輕鬆備孕,看診更便利!
在試管嬰兒或人工受孕的過程中,專業的醫療諮詢與健康管理至關重要。「有醫靠 We Get Care」作為台灣第一個智慧醫療行動品牌,提供即時的醫療諮詢與專業衛教資訊,幫助您掌握試管嬰兒的最新醫療進展,讓備孕之路更加順利。想了解更多關於試管嬰兒後遺症與人工受孕成功秘訣?歡迎使用有醫靠線上諮詢平台,讓專業醫師為您提供最適合的健康建議!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