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掉髮怎麼辦?從荷爾蒙治療到日常飲食,找出頭髮稀疏的根本原因
- 有醫靠
- 1天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以前綁馬尾會蓬鬆有型,現在怎麼越綁越稀疏?」、「洗頭時排水孔滿是頭髮,看了實在焦慮……」若妳也正經歷類似情況,不必過度擔心。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進入 40~50 歲後,許多女性會發現頭髮變細、髮縫變寬,甚至感受到明顯落髮。這並非單一原因造成,而是身體荷爾蒙變化與毛囊退化交錯作用的結果。
本篇將從更年期掉髮的生理機轉出發,說明常見落髮原因、臨床可行的荷爾蒙治療策略,以及更年期掉髮要吃什麼才能真正照顧毛囊健康,協助妳在生理轉變中找回髮量與自信。
更年期為何會導致掉髮?年紀下毛囊的變化
女性荷爾蒙(雌激素、黃體素)在維持頭皮健康與毛囊穩定中扮演關鍵角色。進入更年期後,這些荷爾蒙逐漸下降,使得毛髮生長週期縮短、頭皮油脂增加,進而導致髮絲變細、掉髮增多。(推薦閱讀:你忽略的掉髮警訊!初期5大徵兆+男女禿頭原因解析與頭皮保養建議)
此外,當女性荷爾蒙減少,雄性荷爾蒙(如睾酮)相對比例上升,也可能使毛囊對雄性素更敏感,進一步促使毛囊退化。這種現象,部分研究稱為「毛囊更年期(follicular menopause)」,意指毛囊也進入一種功能衰退的過程。
除了內分泌因素,長期熬夜、慢性壓力、節食、環境荷爾蒙暴露,也都是加速毛囊衰退的共伴因子。若未及時介入處理,毛囊可能逐步進入休止期,甚至永久關閉。
更年期掉髮怎麼處理?4 種臨床可行的治療方式
針對更年期掉髮,目前臨床上已有多種治療策略,從調整荷爾蒙、外用藥物,到營養補充與生活習慣改善,皆可依個別狀況進行規劃。以下為 4 種經科學實證支持的方式:
1. 荷爾蒙補充治療(HRT):從內分泌層面調整
荷爾蒙治療可補充更年期後流失的雌激素,有助延長毛髮生長期、穩定毛囊功能,減緩落髮現象。根據多項臨床觀察,適當進行 HRT 的女性,其髮量與髮質穩定度明顯優於未補充者。
須注意的是,HRT 並非所有人都適用。若有乳癌、血栓、心血管疾病病史,應由專業醫師評估風險與效益,量身訂製療程。
2. 外用 Minoxidil:刺激毛囊,穩定髮量
米諾地爾(Minoxidil)是目前唯一經美國 FDA 核准、可用於女性落髮的外用藥物。其作用為擴張微血管、刺激毛囊進入生長期,常用於女性雄性禿(FAGA)。
研究顯示,持續使用 5% 濃度的 Minoxidil 超過 3~6 個月,大多數使用者在髮量與頭皮覆蓋率上皆有正向改善。建議早晚各一次塗抹於乾燥頭皮,並持之以恆使用。
3. 低劑量口服 Minoxidil:系統性改善毛囊循環
對於不便每日塗抹或頭皮敏感者,可考慮低劑量口服(米諾地爾)Minoxidil。常見劑量為每日 0.25~1.25mg,副作用低、服用便利,已逐漸成為女性落髮治療的新選項。
一項針對 148 位女性的研究顯示,口服 Minoxidil 可明顯提升髮量穩定度,且耐受性佳。但仍須經醫師評估,避免與其他高血壓用藥交互影響。
4. 營養補充與生活調整:毛囊復原的根本支持
在所有治療選項中,維持毛囊營養與代謝環境,是任何治療都無法忽視的基礎工程。
更年期掉髮要吃什麼?
建議補充以下關鍵營養素:
臨床上亦有多種植物來源的營養補充品(nutraceuticals),可作為輔助性支持,特別適合不願直接進行藥物治療者。同時,也建議維持以下生活習慣:
穩定作息、減少壓力、避免過度節食
每日頭皮按摩 10 分鐘,促進血液循環
使用溫和、不含矽靈的洗髮精,減少頭皮刺激
常見問題整理
Q1:HRT 治療多久會見效?
A:一般約 2~3 個月會有初步變化,髮絲變粗、髮量穩定;6 個月後改善效果更為明顯。期間需配合定期回診與副作用監測。
Q2:Minoxidil 建議使用哪種濃度?
A:外用建議從 2% 開始,若反應良好可提高至 5%。口服則建議由醫師依體質與藥物交互作用評估後開立。(推薦閱讀:每天用的生髮洗髮精,真的有用嗎?有效成分、使用迷思與頭皮養護全解析)
Q3:落髮靠營養補充品是否足夠?
A:補充營養為必要基礎,但若已出現明顯更年期掉髮,仍建議搭配藥物或荷爾蒙調理,才能有效恢復毛囊機能。
掉髮是轉變的訊號,而非終點
更年期帶來的不只是生理上的調整,也可能影響外貌與自我認同。然而,掉髮並不等同於衰老或失去美麗,而是身體在傳遞「需要照顧」的訊號。
理解落髮原因、正視荷爾蒙變化,並搭配合適的荷爾蒙治療、藥物與營養補充,許多女性都能成功逆轉掉髮狀況,重拾健康與自信。
透過「有醫靠 We Get Care」線上諮詢平台,妳可與專業醫師即時對話,釐清自身掉髮狀況,獲得個人化的照護建議。讓我們陪妳穩住髮量,也穩住生活的節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