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肘要多久才會好?復健還是要打針?玻尿酸注射治療成效與恢復時間全解析
- 有醫靠
- 3天前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2天前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46歲的錢先生因為長期搬運重物,右手手肘外側出現持續性的疼痛。最初他嘗試物理治療與網球肘復健,但成效有限;手術又讓他顧慮到恢復期過長與風險,因此遲遲不敢決定。
最終,他在疼痛專科林煒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超音波導引下的「玻尿酸注射」,疼痛明顯緩解,也改善了睡眠與工作效率。這樣的案例引發許多患者的疑問:網球肘要多久才會好?治療方式怎麼選擇?
什麼是網球肘?常見症狀與原因
網球肘的學名為「肱骨外上髁炎」,並不僅限於運動員,反而常見於需要反覆用力的工作者。其特徵是手肘外側的肌腱因長時間拉扯與微小撕裂,導致慢性發炎。
典型症狀包括:
按壓手肘外側會出現明顯痛點。
在擰毛巾、提重物或敲擊物品時,疼痛會被誘發。
嚴重時,甚至連握筆、端水杯都會感到困難。
網球肘要多久才會好?
這是患者最常提出的問題之一。實際上,恢復時間取決於傷勢程度與治療方法:
輕度症狀:若能及早休息並配合復健,通常 6–8 週內可見明顯改善。
中度症狀:若搭配藥物或注射治療,約需 2–3 個月才能恢復日常功能。
嚴重或慢性患者:若反覆發作,可能拖延半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忽略復健或過早回到高強度勞動,往往會延長康復期。因此,治療計畫需要醫師根據個人狀況調整。
復健不見好?網球肘常見治療盲點
1.盲打注射
林醫師強調,進行疼痛注射治療時,應於超音波導引下執行以確保藥物精準投放病灶,不可憑經驗注射,避免盲打注射使治療效果不彰。(其他人也看了:SportVis肌腱玻尿酸注射完整解析|SportVis適應症、效果、副作用一次看懂)
2.過度依賴藥物
止痛藥與類固醇雖能暫時緩解疼痛,但若沒有配合肌力訓練與姿勢調整,往往只是短暫舒緩。
3.忽視網球肘復健
許多患者在症狀稍有改善後,就急於恢復原本的工作量,結果反而讓肌腱負擔增加,病情更為反覆。
林煒醫師提醒,治療應該是多管齊下的過程,從影像輔助診斷到精準治療,再搭配後續復健,才能真正縮短病程。
網球肘打針:玻尿酸注射的應用
隨著醫學發展,注射治療逐漸成為保守治療與手術之間的中間選項。其中,非交聯型玻尿酸注射(SportVis) 特別受到關注。
非交聯型玻尿酸注射的機轉
促進修復:非交聯型玻尿酸能被肌腱吸收,幫助組織修復。
減少摩擦:改善組織潤滑度,降低重複動作時的摩擦。
抑制發炎:減輕局部腫脹與疼痛,提升生活品質。
根據臨床治療顯示,多數患者在接受此類注射後一週內就能感覺疼痛減輕,手部力量逐漸恢復。以錢先生為例,治療後不僅夜間疼痛減少,白天活動也更自在。持續追蹤時,醫師觀察到肌腱修復情況穩定,讓他能安心回到日常生活與工作。
治療安全與醫師專業的重要性
林煒醫師強調,非交聯型玻尿酸相關治療必須在超音波導引下操作,才能確保藥液精準進入病灶,避免傷及周圍組織。(推薦閱讀:PRP治療失敗常見原因揭密:搞懂肌腱炎PRP治療與玻尿酸療效、費用全解析)
根據國際疼痛醫學會的規範,能進行此類注射的醫師,需具備一年以上的超音波介入治療訓練與經驗。對患者來說,選擇具有專業認證的醫師,才能兼顧安全與療效。
治療後,患者需要短暫休息,並循序漸進恢復日常活動。若能同時配合物理治療與運動訓練,治療效果會更加穩定。
網球肘復健:注射後依舊關鍵
即使接受 網球肘打針 治療,後續的復健依舊不可或缺。常見的復健方式包括:
伸展運動:避免肌肉僵硬,維持關節活動度。
肌力強化:肱骨上髁炎復健重點在肩胛穩定與旋轉肌袖訓練、離心負荷運動及前臂肌群強化,搭配伸展,提升穩定性與肌耐力,改善肘部過度使用相關病理。逐步訓練前臂伸肌群,降低復發風險。
姿勢調整:避免長時間重複旋轉或過度出力。
若能在非交聯型玻尿酸療程後持續進行復健,往往能有效縮短「網球肘要多久才會好」的時間,並減少復發的可能。(推薦閱讀:手麻、無力、小心椎間盤壓迫!頸椎壓迫症狀、椎間盤突出治療、復健與預防全攻略)
找到適合的治療路徑
對於網球肘患者而言,治療並不是單一選擇。林醫師呼籲,目前也無統一玻尿酸注射劑量及間隔標準,患者更需要依賴專業醫師評估與規劃治療方案。從保守治療、復健,到進一步的非交聯型玻尿酸注射,每個環節都應由專業醫師依個人情況規劃。
如果您也有相似困擾,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現在透過 「有醫靠 We Get Care」,即可線上詢問專家醫師,了解治療選項。我們也能協助您在諮詢後安排進一步就診。
別讓疼痛拖延生活,讓專業團隊幫助您走向康復之路。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諮詢專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