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Vis肌腱玻尿酸注射完整解析|SportVis適應症、效果、副作用一次看懂
- 有醫靠
- 12小时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老傷反覆疼痛?打過PRP卻效果不明顯、甚至痛到難忍?近年在軟組織修復領域中,一種新型注射療法——肌腱玻尿酸注(SportVis)逐漸受到關注。這項療法已獲台灣 TFDA 核可,成為目前唯一核准用於肌腱與韌帶修復的玻尿酸製劑。
不只台灣,歐洲多位職業足球選手也將 SportVis 作為治療首選。這項新選擇,對關節炎治療與肌腱炎治療提供了全新可能。
什麼是SportVis?認識肌腱玻尿酸注射治療
SportVis,又稱「運動玻尿酸」,為瑞士製造、經多國臨床應用的修復型玻尿酸劑。與傳統針對關節的玻尿酸不同,SportVis 是目前唯一獲得台灣TFDA核准用於肌腱與韌帶修復的玻尿酸注射劑,專門設計用來支援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修復過程。
其最大特點在於結構設計可嵌入受傷組織、並加速細胞修補,如同在損傷部位搭建臨時鷹架,為後續組織修復提供穩定環境。相較於僅具潤滑功能的傳統玻尿酸,SportVis 同時具備「修復」、「潤滑」與「控制發炎」三大作用。
肌腱玻尿酸注射的3大療效
在肌腱炎治療與網球肘治療領域,SportVis 的核心優勢包含:
加速修復:嵌入軟組織後,提升細胞重組效率,促進肌腱與韌帶癒合。
快速緩解疼痛與發炎:穩定發炎反應,降低受傷部位腫脹與不適。
預防疤痕與沾黏:促進修復過程中纖維排列整齊,降低後續產生沾黏或纖維化機率。
這些特點使其成為關節炎治療、五十肩、韌帶拉傷等問題的新選擇,尤其適合不希望接受侵入性手術或希望在急性期內迅速介入治療的患者。
其他人也看了:肩膀痛到睡不著?小心肌腱鈣化!成因、症狀與最佳治療方式
適應症與注射方式:從關節扭傷到網球肘治療推薦
1. 治療腳踝急性扭傷(等級1–2)
最佳治療時機:傷後48小時內施打第一劑,並於4–7天後追加第二劑。
注射方式:以27號細針(比疫苗針還細),在患部韌帶周圍進行扇形注射。
治療週期:2劑為一個療程,有助於提升關節穩定性、減少復發機率。
2. 治療慢性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適用對象:肘部外側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傳統治療效果有限者。
治療流程:以27號針頭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2次肌腱周圍注射,間隔7天。
注射後動作建議:彎曲與伸直手肘各5次,內旋與外旋各5次,有助促進循環與修復。
與傳統玻尿酸的差異:針對性修復更顯著
項目 | 傳統玻尿酸 | SportVis肌腱玻尿酸 |
---|---|---|
適用部位 | 關節滑液、關節腔 | 肌腱、韌帶、肌肉等軟組織 |
主要功能 | 潤滑關節、減少摩擦 | 修復軟組織、降低發炎、潤滑 |
使用對象 | 關節炎、五十肩、膝蓋退化 | 肌腱炎、扭傷、網球肘、肩周炎 |
疼痛反應 | 注射後可能短暫不適 | 多數人疼痛感低,反應輕微 |
是否適合急性期 | 一般建議慢性期使用 | 適合急性受傷48小時內介入 |
由上表可見,SportVis 雖與傳統玻尿酸同樣具備潤滑作用,但其設計針對性更強,更適用於運動傷害與軟組織修復,是許多醫師進行網球肘治療推薦的首選選項之一。(推薦閱讀:體外震波治療有效嗎?肌腱炎痛到擰毛巾都不行,原理、療效與注意事項一次看!)
PRP vs SportVis 比較表:肌腱炎治療怎麼選?
項目 | 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 SportVis(肌腱玻尿酸注) |
---|---|---|
作用原理 | 注射濃縮血小板,刺激組織修復 | 嵌入受傷處,支撐修復、控制發炎 |
主要功能 | 刺激細胞再生、修補組織 | 修復軟組織、潤滑組織、抑制發炎 |
常見反應 | 注射後延遲性疼痛、局部腫脹 | 疼痛感低,舒緩效果快速 |
適用時機 | 慢性肌腱炎、重複性運動傷害 | 急性期受傷、初期修復需求高 |
能否併用 | 可與 SportVis 合併施打 | 可輔助 PRP 提升修復效率 |
施打來源 | 自體血液,需抽血製備 | 現成製劑,無需抽血 |
禁忌症與安全提醒
儘管肌腱玻尿酸注射療程整體安全性高,但以下情況者不建議使用:
對玻尿酸成分過敏
注射部位有感染、傷口或皮膚病變
關節嚴重發炎或化膿性關節炎
肝功能異常或使用抗凝血劑者,需由專業醫師個別評估
建議療程前務必誠實告知醫師自身病史與用藥情況,以確保治療安全性與效果。
專業建議與下一步行動
若您正在尋求有效的肌腱炎治療或對網球肘治療有需求,肌腱玻尿酸注射(SportVis)或許是值得考慮的選項。尤其在過往對 PRP 效果不佳、或不願承受延遲性疼痛者,更適合嘗試這類低刺激性的新療法。
有醫靠 We Get Care 提供線上療程諮詢服務,協助您釐清治療選擇與適合對象。無論您有疑問想問,或是想直接安排門診,都可透過平台預約合適醫師進一步診斷與評估。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