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需要放心臟支架嗎?心導管手術時間、流程、風險與健保給付詳解


需要放心臟支架嗎?心導管手術時間、流程、風險與健保給付詳解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當醫師建議接受心導管檢查或支架手術時,多數患者與家屬內心都會湧現一連串疑問與擔憂:「這是大手術嗎?有風險嗎?我一定要裝心臟支架嗎?」特別是心肌梗塞或狹心症病患,若不了解治療方式,容易因焦慮延誤治療時機。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心導管手術的檢查與治療流程、心臟支架的作用與適應症、手術風險與健保給付,讓您用最安心、清楚的方式迎向治療。

什麼是心導管?檢查與治療一次搞懂

心導管手術全名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嚴格上來說不算是手術,是一種經由血管送入導管,進行心臟影像評估與即時處置的微創技術

操作方式通常是從手腕、手臂、鼠蹊部等處穿刺,透過穿刺打針的方式,導入細長柔軟的導管,再透過X光或顯影劑觀察冠狀動脈血流情況。(推薦閱讀:老年人健康危機:銀髮族常見9大慢性病,提升生活品質7建議


心導管的主要用途:

  • 診斷功能: 透過冠狀動脈攝影,確認血管是否狹窄、阻塞,並評估心臟壓力與功能。

  • 治療功能: 當發現血管狹窄達一定程度,便可立即進行氣球擴張或支架放置,迅速恢復血流。



心導管手術怎麼做?4階段流程解析

  1. 術前準備與檢查: 醫師會進行詳細評估,包括抽血、心電圖、X光等,並指示患者術前禁食與局部剃毛。

  2. 導管置入與攝影: 局部麻醉後,從選定部位插入導管進入血管,導向心臟血管並注射顯影劑拍攝影像。若病患無法合作,則會在檢查前及檢查中給予鎮靜劑或麻醉藥劑,防止亂動而影響檢查甚至造成傷害。

  3. 即時診斷與處理: 若影像顯示血管狹窄超過 50~70%,則視病灶位置與嚴重程度,考慮執行氣球擴張或支架手術。

  4. 術後觀察與護理: 完成後需臥床觀察6小時以上,注意穿刺部位是否出血或血腫,並遵循醫囑服用藥物和定期回診。

需要放心臟支架嗎?心導管手術時間、流程、風險與健保給付詳解

心導管手術與心臟支架的關係與差異

雖然許多人將「心導管手術」與「放置心臟支架」視為同一件事,但實際上兩者並不完全相同。

比較項目

心導管手術

心臟支架置放術

定義

一種經由血管導入導管至心臟,用於檢查或治療心臟血管疾病的術式

利用金屬網狀支撐物,固定於狹窄血管內,維持血流通暢的治療方式

主要功能

可用於「檢查」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冠狀動脈攝影),也可直接執行氣球擴張術與支架置放術

配合氣球擴張術,維持血管暢通,防止血管再次阻塞或內皮剝離

施作時機

檢查發現血管狹窄超過門檻後,由醫師判斷是否進一步治療

當擴張術效果不足,或需預防再狹窄與血管壁崩裂時進行

是否置入異物

單純檢查不留異物,治療階段可能搭配導管耗材

會置入永久性金屬網狀支架,長期留在體內

是否每位患者都需要

作為診斷手段,許多患者會接受檢查,但不一定進入治療程序

僅針對血管狹窄程度高、治療效果不佳或預後風險高的患者進行

簡單來說,「心導管」是進入心臟血管的診斷與治療通道,而「支架」是其中可能執行的治療之一。 並非做了心導管檢查就一定需要放支架,一切都需依照個人血管狀況與醫師建議處理。




心導管手術風險高嗎?常見併發症有哪些?

現今心導管技術相當成熟,風險相對低,尤其是非急症檢查時。

  • 非治療性檢查: 死亡風險約千分之一

  • 治療性導管(如支架手術): 死亡風險約千分之二

  • 其他併發症(1%內): 包含出血、血管破裂、腎功能惡化、心律不整、中風等


心導管手術常見問題 Q&A

Q1:心導管手術需要住院嗎?住院時間多久? 

A: 一般進行診斷性心導管檢查的患者,通常住院約 3 天即可完成;若同時進行治療性操作,如氣球擴張或支架置放術,則可能需延長至 4 天,部分患者也可能短暫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實際住院天數會依病情與術後恢復情況而異。


Q2:心導管支架手術時間多久? 

A: 單純的心導管檢查時間約為 30 分鐘至 1 小時;若需進行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則手術時間可能延長至 1~2 小時以上,具體時間視血管病變程度與病灶位置而定。


Q3:心導管手術風險高嗎? 

A:現今心導管技術相當成熟,風險相對低,尤其是非急症檢查時。

  • 非治療性檢查: 死亡風險約千分之一

  • 治療性導管(如支架手術): 死亡風險約千分之二

  • 其他併發症(1%內): 包含出血、血管破裂、腎功能惡化、心律不整、中風等



Q4:心導管健保有給付嗎?自費項目有哪些? 

A: 健保給付範圍包括導管檢查、氣球擴張術與部分支架耗材。病患僅需負擔部分自費支出,如:

  • 額外選擇藥物塗層支架(特材差額)

  • 自費高階耗材或藥品

  • 一般住院自付額、掛號與照護費用

建議術前向醫院主治醫師或病房護理師確認各項費用明細,以便提早規劃。


Q5:接受手術後,需要長期服藥嗎?

A:支架手術後,大多數患者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Aspirin與Plavix),以防止支架內血栓形成。具體用藥時間依醫師建議調整,一般為 6–12 個月,部分高風險族群可能需更久。(推薦閱讀:血栓患者要注意!預防中風又擔心出血?抗凝血劑別配3種食物!


Q6:做完手術後還能運動嗎?

A:只要病情穩定並依照醫囑控制,患者多可逐步恢復日常活動與運動,甚至可配合心臟復健計畫改善體能與心血管功能。


了解手術細節,降低焦慮風險,提升康復信心

心導管與心臟支架手術雖聽來嚴肅,但在現今醫療體系與技術進步下,多數屬於安全、低風險的常規治療。及早發現問題並接受妥善治療,是預防心肌梗塞、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

如果您仍對心導管手術有疑慮,或正在面對家人即將接受治療的焦慮,有醫靠 We Get Care 提供專業醫師線上諮詢服務,協助您深入了解手術內容與術後照護,安心面對每個決策時刻。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參考資料:




​推薦精選

​本週熱門​

​諮詢服務​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7.jpg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6.jpg

​關注我們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 複本.jpg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jpg

​精選醫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性學教練師|性教育師|性諮詢師|性治療師|

現任美國紐約州 註冊護理師 NCLEX-RN

陳威宇 醫師

陳威宇 醫師

|皮膚科|

現任雅丰麗緻診所主治醫師​、林冠賢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

高瑞吟 醫師

高瑞吟 醫師

|乳房外科|整形外科|

現任波瑞斯美學診所總院長、高雄維馨乳房外科專科醫院主治醫師、北京 碧朗灣 sunnycare 乳腺外科與整形外科醫師...

林怡杉 醫師

林怡杉 醫師

|神經內科|

現任新竹杏光骨科診所

林煒 醫師

林煒 醫師

|神經內科|疼痛科|輔助醫學專科|

現任英爵診所主任醫師、
生生優動疼痛科板橋分院院長

陳建鼎 醫師

陳建鼎 醫師

|整形外科|

現任竹北雅丰診所院長

何仁琦 醫師

何仁琦 醫師

|精神科|

現任南勢醫院醫療部主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