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臟堵塞勿輕忽:心肌梗塞前兆自測+支架選擇,最完整的心導管手術指南

心臟堵塞勿輕忽:心肌梗塞前兆自測+支架選擇,最完整的心導管手術指南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心血管疾病多年來穩居十大死因之一。近20年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心臟支架」已成為治療心血管阻塞、心肌梗塞的主流方式之一。然而,心臟支架究竟是什麼?又適用於哪些情況?若您關心自己的心臟健康或有胸悶、心悸等症狀,這篇文章將為您詳細解說心導管手術、支架類型及術後照護要點。


心導管手術是利用細長導管和顯影劑檢查冠狀動脈狹窄,並可同時放置金屬、塗藥或可吸收式心臟支架,以維持血流暢通。常見心肌梗塞前兆包括胸痛、呼吸困難與冒冷汗,可透過心痛指數、握拳及抬腿測試初步自我評估。此微創療程傷口小、恢復快,術後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並遵循生活習慣建議,方能降低再次阻塞風險。


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堵塞的風險

心臟是維繫生命的核心器官,透過血液循環提供全身氧氣與營養。而負責供應心肌能量的正是「冠狀動脈」。當冠狀動脈因動脈粥狀硬化產生血栓,導致血流受阻,就可能造成心肌缺氧壞死,形成所謂的「心肌梗塞」,對生命造成威脅。

冠狀動脈堵塞可分為三類:

  • 輕度:小於50%的堵塞

  • 中度:約50~70%

  • 重度:超過70%

常見症狀包含胸悶、胸痛、冒冷汗、暈眩等。若懷疑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及早檢查至關重要。



心肌梗塞的自我檢測方式

雖然心肌梗塞須由專業醫師診斷,但透過以下四種方法可進行初步自我評估,及早發現異狀,提早就醫,把握黃金治療:

  1. 心痛指數評估量表:出現以下症狀並達2分以上,應立即就醫:

    • 胸痛(2分)

    • 嚴重上腹痛(1分)

    • 呼吸困難(1分)

    • 冒冷汗(1分)

  2. 握拳測試:緊握拳頭30秒再鬆開,觀察手掌回色時間。3秒內恢復為正常,時間過長則可能血管彈性不佳。(推薦閱讀:胸悶誤以為染新冠 原來是心血管阻塞 體外心臟震波助緩和

  3. 抬腿測試:雙腳抬高呈45度維持2分鐘,若恢復坐姿時出現蒼白轉潮紅的皮膚反應,可能為血液循環不良

  4. 血管觀察法:觀察手腳青筋是否異常突出,或步行後腳背無脈搏跳動,可能為動脈阻塞徵兆。

心臟堵塞勿輕忽:心肌梗塞前兆自測+支架選擇,最完整的心導管手術指南

心導管手術與心臟支架治療方式

心臟支架常透過「心導管手術」進行。醫師將導管由手臂、鼠蹊或頸部等處置入動脈,利用顯影劑與X光定位病灶,視情況進行「氣球擴張」或放置「冠狀動脈支架」。

此手術傷口僅約0.2cm,病人全程清醒且手術時間約30分鐘,恢復期短,部分病人可於隔日出院。費用方面,若符合健保條件,僅須支付少額費用(數千元),實際費用以院所公告為準。



心臟支架的3種類型

依材質與治療需求,心臟支架分為以下三種:

支架種類

費用與健保給付情況

適用對象建議

再阻塞風險

抗血小板藥物服用期

金屬支架

健保給付

短期需停用抗血小板藥物者、不同意自費

較高(20-25%)

2-3個月

塗藥支架

健保給付1.7萬,自費約5-6萬(依廠牌與醫院而異)

阻塞嚴重、有糖尿病、再發風險高者

較低(5-8%)

建議6個月

全吸收式生物支架

健保不給付,全額自費約15萬

希望避免異物長期留存、具長期使用疑慮者

較低(5-8%)

建議1年


術後照護與生活管理

完成心臟支架手術後,術後照護與生活習慣的改變對長期預後至關重要:

1.術後傷口照護

  • 前2~7天:保持乾燥清潔,可拆除紗布但不建議泡澡,傷口若疼痛或紅腫須立即就醫。

  • 第7~14天:避免局部劇烈運動與壓迫,例如提重物、跑跳。

  • 1個月內:避免激烈運動,若有異常出血,請立即就醫。


2.藥物觀察

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是預防再阻塞的關鍵,須注意是否有:牙齦出血、皮膚瘀青、黑便、血尿等出血警訊。(推薦閱讀:血栓患者要注意!預防中風又擔心出血?抗凝血劑別配3種食物!


3.生活習慣建議

  • 戒菸、遠離二手菸

  • 控制血壓於120/80 mmHg以下

  • 維持理想體重與腰圍

  • 每週規律運動(如快走、游泳)


健康行動建議

心導管手術與心臟支架是現代心血管治療的重要選擇,但術前評估與術後生活管理同樣關鍵。若您曾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或家族有心血管病史,建議定期健康檢查與早期介入治療。

想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心導管檢查或支架治療?歡迎至「有醫靠 We Get Care」平台,透過線上醫師諮詢,獲得最即時、準確的醫療建議。現在就點擊平台,為您的心臟健康做出明智選擇!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參考資料:




​推薦精選

​本週熱門​

​諮詢服務​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7.jpg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6.jpg

​精選醫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性學教練師|性教育師|性諮詢師|性治療師|

現任美國紐約州 註冊護理師 NCLEX-RN

陳威宇 醫師

陳威宇 醫師

|皮膚科|

現任雅丰麗緻診所主治醫師​、林冠賢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

高瑞吟 醫師

高瑞吟 醫師

|乳房外科|整形外科|

現任波瑞斯美學診所總院長、高雄維馨乳房外科專科醫院主治醫師、北京 碧朗灣 sunnycare 乳腺外科與整形外科醫師...

林怡杉 醫師

林怡杉 醫師

|神經內科|

現任新竹杏光骨科診所

林煒 醫師

林煒 醫師

|神經內科|疼痛科|輔助醫學專科|

現任
生生優動疼痛科板橋分院院長

陳建鼎 醫師

陳建鼎 醫師

|整形外科|

現任竹北雅丰診所院長

何仁琦 醫師

何仁琦 醫師

|精神科|

現任南勢醫院醫療部主任

​關注我們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 複本.jpg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