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TMS治療全攻略:療程步驟、適應症、治療費用、副作用與注意事項一次了解

已更新:4小时前

rTMS治療全攻略:療程步驟、適應症、治療費用、副作用與注意事項一次了解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台灣約有200萬人出現憂鬱相關症狀,其中重度憂鬱者約125萬人。除了心情低落、失眠、無動力之外,許多患者還可能經歷健忘、專注力下降、情緒波動等問題。這些狀況背後,往往源自大腦神經調節系統的失衡。

在傳統藥物治療之外,越來越多醫療機構引進「rTMS治療」,作為一種非侵入性、低副作用的療法。本文將深入探討rTMS是什麼、其治療機制、適應症、Rtms費用與副作用風險,幫助您在選擇治療方式時,擁有更完整的資訊。

rTMS是什麼?用磁場重整大腦迴路的非藥物療法

rTMS全名為「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是透過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活化功能低下的腦區,或抑制過度活躍的區塊,達到重新平衡神經活動的目的。

它的機制類似幫大腦的「神經網路」重新鋪路,改善憂鬱、焦慮睡眠障礙等症狀,且不需麻醉、不會造成疼痛,是一種非侵入性、局部性治療方式。


rTMS 治療過程

對於首次接受 rTMS 治療的患者,整體療程安排如下:


1.初診評估與定位(約15分鐘)

  • 由醫師進行初診評估,了解病史與症狀。

  • 使用頭顱定位系統找出刺激目標區域(如左側背外側前額葉)。

  • 根據患者反應與體型,調整刺激強度與頻率。

2.治療施作(每次約25~40分鐘)

  • 患者坐姿或半躺姿安穩放鬆。

  • 磁刺激線圈置於頭皮表面,不需麻醉也無需住院。

  • 磁場依設定頻率進行「重複性刺激」,過程中可交談。

3.推薦療程頻率與次數

  • 標準建議:20次為一完整療程,多為連續4~5週、每週進行5次。

  • 每次間隔:可依症狀與耐受度調整,部分醫師建議隔日一次。

  • 維持療程(選擇性):症狀穩定後,約每週或每兩週1次,有助延長療效。

4.療效顯現時間

  • 約在第10~15次治療後開始明顯改善情緒或睡眠狀況。

  • 完成療程後,絕大多數患者於6~12個月內維持穩定。


適用rTMS治療的疾病有哪些?

除了憂鬱症外,rTMS亦被應用於多種神經或精神相關疾病。常見適應症包括:

雖非每種病症都能獲得相同成效,rTMS治療對部分患者而言,仍提供了難以替代的選擇。


rTMS合併藥物治療效果如何?

rTMS可與抗憂鬱藥物並用,但須注意藥物可能影響刺激效果。

例如,部分苯二氮平類藥物可能抑制磁刺激的神經反應,降低rTMS的成效。因此,在開始療程前,請務必與醫師討論所有正在使用的藥物,確保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中風後患者可以做rTMS嗎?

對於腦中風患者,rTMS有潛力協助神經重建與功能恢復。透過磁刺激活化大腦受損區域,可改善語言、吞嚥與運動功能。

然而是否適合,仍需依據中風類型、發作時間、嚴重程度與患者整體狀況,由醫療團隊評估後決定。

rTMS治療全攻略:療程步驟、適應症、治療費用、副作用與注意事項一次了解

rTMS治療費用高嗎?rTMS費用公開透明說明

rTMS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屬自費項目。根據各縣市衛生局與院所公告,台灣地區的rTMS費用如下:

項目

金額範圍

單次治療費用

約2,500元~5,000元

一個單位(10次)

約25,000元~50,000元

完整療程(20~30次)

約50,000元~100,000元

建議患者事前做好財務規劃,並選擇完整療程以發揮療效,避免只做一半、效果不明,導致誤解為「rTMS無效」。

健保或商業保險是否給付?

目前台灣健保尚未納入rTMS治療。部分商業保險若涵蓋住院補助,可於住院期間接受rTMS時申請日額理賠。

治療前,請主動向保險公司確認是否給付、文件需求與治療限制,避免事後爭議。


rTMS副作用有哪些?是否會有風險?

rTMS副作用相對溫和,少數患者在治療初期可能出現:

這些症狀大多在治療結束後緩解。rTMS最大潛在風險是誘發癲癇,但發生率極低(約萬分之一),且多出現在原有癲癇病史者。

至今尚無證據顯示rTMS會增加致癌風險,磁場強度也遠低於核磁共振,屬安全範圍。


rTMS治療的禁忌症有哪些?

治療前須主動告知醫師以下情況,以保障治療安全:

  • 植入金屬裝置(如心律調節器、腦部夾鉗)

  • 癲癇或家族癲癇病史

  • 懷孕或哺乳中

上述狀況可能增加治療風險,需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決定是否施行。


rTMS常見疑問 Q&A

Q1:rTMS治療會讓人變笨嗎? 

A:不會。相反地,rTMS主要刺激前額葉皮質區,對於改善憂鬱伴隨的認知障礙如記憶力與專注力下降,有正向幫助。


Q2:需要一直做rTMS嗎?

A:不需要無限期施打。多數患者完成1個療程後,可穩定維持6個月以上。視症狀變化決定是否進行維持性治療。


Q3:rTMS會致癌嗎?

A:目前沒有證據顯示rTMS會提高致癌風險,其磁場強度低於MRI,屬安全範圍。


Q4:為何有人覺得rTMS無效?

A:常見原因包括療程未完成(不足20次)、未配合藥物調整或病症不適合rTMS。建議事前由專業醫師完整評估,再決定是否適用。


找回身心平衡,讓人生重新啟動

rTMS治療不只是技術進展,更是精神醫療的另一道光。對許多曾在藥物中掙扎、副作用中徘徊的患者而言,rTMS提供了新的希望。

若您正為憂鬱、焦慮或中風復健尋找替代療法,有醫靠 We Get Care提供專業線上諮詢服務,協助您評估是否適合rTMS治療,並協助安排下一步醫療規劃。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資料來源:




​推薦精選

​本週熱門​

​諮詢服務​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7.jpg
網站banner-醫師_313x105-06.jpg

​關注我們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 複本.jpg
邊邊圖_工作區域 1.jpg

​精選醫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李曼萍 性學教練師

|性學教練師|性教育師|性諮詢師|性治療師|

現任美國紐約州 註冊護理師 NCLEX-RN

陳威宇 醫師

陳威宇 醫師

|皮膚科|

現任雅丰麗緻診所主治醫師​、林冠賢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

高瑞吟 醫師

高瑞吟 醫師

|乳房外科|整形外科|

現任波瑞斯美學診所總院長、高雄維馨乳房外科專科醫院主治醫師、北京 碧朗灣 sunnycare 乳腺外科與整形外科醫師...

林怡杉 醫師

林怡杉 醫師

|神經內科|

現任新竹杏光骨科診所

林煒 醫師

林煒 醫師

|神經內科|疼痛科|輔助醫學專科|

現任英爵診所主任醫師、
生生優動疼痛科板橋分院院長

陳建鼎 醫師

陳建鼎 醫師

|整形外科|

現任竹北雅丰診所院長

何仁琦 醫師

何仁琦 醫師

|精神科|

現任南勢醫院醫療部主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