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株趨同 卻要小心病毒再次邁入高峰?
今年冬天變異株們在「趨同進化」,小心我們在“盲人飛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西歐國家的確診住院數有一致性的提升,包含德國、瑞士、英國(英格蘭與蘇格蘭)、比利時、荷蘭、丹麥,這代表在西歐,社區感染和疾病嚴重程度,又迴光返照地增加。目前許多國家的每日新增確診,由於通報並不積極,故參考價值不高,所以直接觀察住院數,是比較精確的方式;美國也不是沒事,雖然確診數沒有增加甚至下降,但是廢水監測還是有觀察到社區感染其實有在上升。
延伸閱讀:如降低確診 通風是關鍵
天氣比變異株威脅性更大?
不過先不用擔心這是什麼新變異株引起,目前沒有這個證據,BA.5在這些國家大多都還是優勢株、是主流,主要原因,應該是在高緯度地區天候有變化,人們開始更多門窗緊閉和室內活動所導致,倒是有發現很多同時存在許多亞型株,雖然未達 30 %的有感分佈,但是目前有些都有 10% 的增長優勢 (Alpha 增長優勢為7%,BA.1 為 25% ),是屬於蠢蠢欲動的狀態,大家的分佈和發展階段,像是任天堂大亂鬥一樣 ,就看冬天一旦衝高,最後是誰會衝出來這樣。
免疫已出現伏筆?
但是 Katelyn Jetelina 說明有發現一個重要現象:這些變異株,如 BA.2.75.2 的後代 CA.1和 BA.5 的最新後代、目前在歐洲略有勝出的 BQ.1.1 ,都不約而同在 R346X 的序列上有不同位置的變化,這被稱為「趨同進化」(Convergent evolution),這被認為在集體找免疫逃脫的破點,所以美國選 BA.5 二價可能賭對了。但也很可惜的是,美國二價次世代接種目前還不夠多,專家預測可能還是會面對「準備不足的冬天」,又變異株動向不明之下,各國政府對於早就停止 90% 的定序工作,這個會讓流行病專家擔心我們有『盲人飛行』(flying blind),然而變異株的威脅我想大家都知道,在社區感染太猖獗時,對於高齡脆弱還是有一定程度威脅。
延伸閱讀:0+7上路 免隔離的淺藏成本
台灣疫情波動一向都是慢於其他國家,不過病毒最囂張大概也就是最近了,經驗上應該在 10 月下旬就會看見反轉並趨緩,但是冬天一旦來了、天氣有變化,我想還是要小心,「門窗緊閉」+「歲末活動」都是危險因子!此外還是提醒有三:
幼兒覆蓋率
5 歲以下兒童一劑覆蓋率 36.7 %,還需要加油,盡量不要讓小孩在「一張白紙」的情況之下碰到病原體,孩童相對少比例的先前感染抗體,是我們與國外的差異,且孩童處理其實比成人還高成本,能儘量最低風險最好
免疫債務的冬季
本次疫情不出意外的話,大概今年冬季就邁入高峰了,但是直到現在專責病房都不需要加開 顯然控制得不錯,預計下一支變異株的影響會更小(對一般人),這就是泛歐米克反應,只是脆弱族群避免自己重複感染就對了,免得感染越多次身體就越差。我是覺得大家現在要小心的,是流感,流感也是會變異的,一個族群太久沒得過流感,族群免疫的門檻可能就會提得比往年高(過往流感有抗體門檻是 25%),會不會重複像是2015春季大流感,導致北部葉克膜用光,沒有人知道,建議有當季流感追加來的時候,能打趕快打。
大型活動場合
台灣有些選舉場合其實是我看過最危險的,滿滿的高年齡支持者+候選人拼命近距離握手,之前都講過:變異株對健康年輕族群,大概沒什麼,但是對於長輩,還是會有很多困擾的!
我收到本來沒有呼吸道功能問題的長輩,經歷過今年上一波,本來當下也是輕症,現在居然來急診是「低血氧」「哮喘」,疑似後遺症造成,去這樣的場合要不要戴口罩,還希望長輩審慎斟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讚留言是給醫師們最好的支持!
✅想獲取更多相關資訊嗎?歡迎查看姜冠宇醫師
👩⚕️讓有醫靠成為您健康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