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怎麼辦?鼻甲肥大原因+4種下鼻甲手術比較與費用一次看懂
- 有醫靠
- 2天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在台灣,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深受鼻過敏所苦,長期鼻塞不僅干擾睡眠,更可能導致因張口呼吸引起的口臭、喉嚨乾燥等問題。若藥物控制無效,是否該考慮手術?本篇將帶您深入了解與鼻塞有關的常見病因之一──下鼻甲肥大,並詳解各種手術方式、術後照護、風險與費用,幫助您做出正確醫療選擇。
為何會出現下鼻甲肥大?主要與過敏性鼻炎有關
下鼻甲是鼻腔內的三對鼻甲中體積最大的一對,主要功能是加濕與過濾空氣。然而,當因過敏性鼻炎導致下鼻甲黏膜反覆發炎,會出現所謂的肥厚性鼻炎(Inferior Turbinate Hypertrophy),造成鼻道狹窄、氣流受阻。此時,單靠藥物往往無法長期改善。
常見治療方式:
其他人也看了:類固醇副作用怎麼解?掌握水腫、變胖與代謝的4大關鍵
下鼻甲肥大什麼時候需要手術?
臨床上,若病患在使用藥物超過3個月後仍持續出現鼻塞、打鼾、睡眠品質低落,醫師通常會透過以下檢查確認是否符合手術條件:
鼻咽鏡或內視鏡檢查
鼻腔阻力檢測
X光或CT影像
當確認下鼻甲肥大影響氣流與呼吸功能時,即可根據嚴重程度與需求規劃手術方案。
常見4種下鼻甲手術方式與原理
1. 射頻手術(Radiofrequency)
原理:利用低溫射頻熱能破壞黏膜下組織,促使其萎縮,達到鼻道擴張目的。
優點:門診即可施行,不需住院、不需鼻塞止血棉,術後恢復快。
限制:效果可能維持有限,屬於自費手術,健保不給付。
2. 部分鼻甲切除術(Partial Turbinectomy)
原理:切除下鼻甲的部分骨骼與黏膜組織,以改善氣流通道。
優點:不易復發。
限制:須住院,術後需填塞鼻棉,恢復時間較長,可能出現結痂。
3. 黏膜下鼻甲切除術(Submucosal Turbinectomy)
原理:保留黏膜、只移除下方肥厚的骨頭,避免傷口裸露。
優點:傷口復原快、結痂少,適合怕痛或不耐鼻棉者。
限制:需住院治療、術後仍需填塞鼻腔。
4. 微創螺旋刀手術(Microdebrider Turbinoplasty)
原理:利用高速旋轉刀頭絞碎肥厚組織,並即時抽吸移除。
優點:定位精準、傷害小、當日可返家。
限制:部分器材為自費耗材,健保僅給付基本費用。
其他人也看了:微創手術全解析:選擇、種類比較、適應症、自費項目一文搞懂
下鼻甲手術方式比較表
項目 | 射頻手術 | 部分切除術 | 黏膜下切除術 | 微創螺旋刀 |
---|---|---|---|---|
是否住院 | 不需 | 需住院 | 需住院 | 不需 |
手術時間 | 15–20 分鐘 | 10–20 分鐘 | 20–40 分鐘 | 約 30 分鐘 |
是否需填塞鼻棉 | 否 | 是 | 是 | 是 |
術後復原 | 極快 | 約1–2週 | 約1週 | 極快 |
健保給付 | ❌ 自費 | ✅ | ✅ | ✅(部分耗材自費) |
效果維持 | 短期、可能復發 | 穩定 | 穩定 | 穩定 |
術後照護重點:醫材選擇也影響舒適度
傳統術後使用的鼻腔止血棉多為不可吸收材質,可能造成強烈異物感與拔除疼痛。現今則可選擇可吸收型止血貼片與止血棉,能降低填塞不適,也不需額外回診取出,有助提升術後生活品質。
鼻手術後還會復發嗎?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即使手術改善氣流通道,下鼻甲黏膜仍有可能因外在刺激再次肥厚。以下是常見復發誘因:
長期暴露過敏原(如塵蟎、花粉、動物毛)
吸菸或二手菸
空氣乾燥、冷氣房過長
感染反覆刺激鼻腔
因此,術後仍應遵循醫囑定期追蹤,並配合改善生活環境,以維持良好手術成果。(推薦閱讀:掌握過敏性鼻炎症狀與治療關鍵,讓鼻子不再當機:避免過敏的4大技巧)
手術費用怎麼看?哪些項目屬於自費?
項目 | 健保是否給付 | 自費項目可能包含 |
---|---|---|
門診射頻手術 | ❌ 不給付 | 全額自費(約NT$1~3萬) |
部分切除術 | ✅ | 若選擇特材可能需自費 |
黏膜下切除術 | ✅ | 若合併使用微型器械需自費 |
微創螺旋刀手術 | ✅ | 吸絞系統與止血材可自費升級 |
提醒您:建議術前先諮詢診所或醫院的收費標準,可避免混淆與誤解。
不只是鼻塞,應對鼻甲肥大需正確評估
若您長期飽受鼻塞之苦,特別是夜間影響睡眠品質,或白天需張口呼吸造成口乾、喉嚨異常,不妨考慮進一步檢查是否為下鼻甲肥大所致。透過專業醫療評估,可量身訂做最合適的治療方式,避免反覆拖延導致慢性發炎與併發症。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