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冠宇醫師專欄/這4種癌症定期篩檢降低罹癌率!國健署:做篩檢還能抽大獎
已更新:2024年12月17日

整合醫療科姜冠宇醫師分享,不久前熱議的影片「媽媽得癌症」中,可以清楚看見,如果癌症沒有早期介入,痛苦不只是患者,而是整個家庭。然而,許多人可能認為「早期介入」距離自己很遙遠。例如「現在身體很好,和朋友吃炸雞、抽煙,癌症應該離我還很遠」、「事業正處高峰,哪有時間關注篩檢?」或是「家族裡沒有人得過癌症,應該沒什麼好擔心的?」而姜醫師指出,這些想法是很危險的!
年輕也可能罹癌!為何罹癌年紀下修?
全球癌症「年齡下探」已經一個明顯的趨勢,整合醫療科姜冠宇醫師指出,相較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1970年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在50歲前罹癌。隨著工作、生活方式改變、飲食來源複雜、環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癌症已開始侵入年輕人群,50歲以下的成年人罹癌率正在快速上升,也就是面對事業高峰期時人生的魔王已經悄悄出現。
美國癌症協會報告指出,50~64歲人群的癌症確診比例從1995年的25%上升至2020年的30%。
過去30年,50歲以下罹癌人數增加近8成,根據《英國醫學期刊腫瘤學》的研究。
台灣年輕乳癌患者比例上升:根據衛福部的數據,10年內新確診的女性乳癌患者中,32%年齡不到50歲。(延伸閱讀:乳癌分期怎麼看?乳癌的4種類型!醫點名「治療方式」大不同)
根據臺北市數據,每年約有13,300名市民被診斷為癌症,5,300人因此失去生命。換算之下,這意味著每天有近37位臺北市民被宣告罹癌,15人因癌症死亡,癌症風險不容忽視。
各大癌症篩檢:定期篩檢4大癌症效果佳!
整合醫療科姜冠宇醫師表示,癌症是可以透過積極預防與篩檢來減少的。透過政府提供的公費篩檢服務,定期檢查可以大幅降低癌症的死亡風險:
子宮頸癌死亡風險降低70%
乳癌死亡風險降低41%
大腸癌死亡風險降低35%
口腔癌死亡風險降低26%
早期篩檢及早治療
整合醫療科姜冠宇醫師指出,是對抗癌症的關鍵是「掌握黃金治療期」,早期癌症的預後存活率顯著提升,不僅能保護自己,也可以讓家人減少不必要的痛苦。
此外,全球的醫療資源和健保資源是有限的,無論在哪個國家,晚期癌症的治療成本和時間負擔都遠高於早期介入。整合醫療科姜冠宇醫師叮嚀,不要等到癌症晚期才行動,那時的財務壓力和家庭照護成本會是無法想像的沉重負擔。
國健署提供四癌篩檢服務,做篩檢、抽大獎

現在,臺北市政府與臺灣癌症基金會攜手推出「一起篩健康 揪i樂刮刮」活動。凡符合四癌篩檢資格的市民,於活動期間完成篩檢,即有機會抽中Gogoro JEGO電動車和萬元家樂福禮券,總獎勵高達36萬元。
這麼重要的健康訊息,請一定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讓我們一起關心健康,及早預防。篩檢,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家庭的愛與守護。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pr@wegetcare.com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諮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