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師薪資真的提升了嗎?醫院薪水數據遭質疑,衛福部這樣說
衛生福利部照護司近日公布全台 400 多家醫院的護理人員薪資資訊,提供求職者參考。然而,臺大醫院企業工會質疑,網站上的薪資數據與實際情況存在落差,無法完全反映護理師的真實薪資水平。


傷疤治療、老化、慢性病的新契機!再生醫療:外泌體的關鍵角色
再生醫療近年來已成為醫療技術的重要突破,特別是日本山中申彌教授開創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更讓這一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透過iPS幹細胞的應用,許多難以治療的疾病和受損器官得以修復。2015年八仙塵爆中,使用了來自日本的再生醫療技術進行皮膚移植,標誌著再生醫療對於人類健康的重大貢獻


自費一定比健保好嗎?掌握4原則!聰明看醫生,不花冤望錢
現代的醫療保險種類多樣化,即使醫療項目健保沒有給付,也有機會透過保險公司來承擔自費的金額。此外,「自費」提供很大的誘因,吸引很多醫師想深入鑽研、做到更好的品質。究竟自費醫療值得嗎?如何在健保與自費之間作選擇?《We Get Care有醫靠》替您一一解析。


醫學與法律的互利共生
醫療糾紛不只是現代人常碰上的問題,更是所有醫生們的痛處。醫療特有的專業性與保密性,讓醫生們在碰上糾紛時格外煩惱,如何在兼顧名譽和口碑的情況下,順利解決問題, 是所有獨立開業的醫生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活石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蔡明宏,鑽研醫療糾紛法務行之有年,並至醫學院進修,...


與醫美診所諮詢師約定好隆鼻用卡麥拉,醫生卻用矽膠,該怎麼辦?
醫美診所【諮詢師】之法律決勝點系列 -和醫美診所諮詢師約定好隆鼻用卡麥拉,醫生卻用矽膠,該怎麼辦? 這是真實發生過的案例: 愛美的消費者和某醫美診所中的 諮詢師 ,針對隆鼻進行諮詢時,由諮詢師向消費者說明,並雙方約定隆鼻手術預定使用填充材質為 卡麥拉...


診所發生醫療事故時,「掛名診所」負責人的醫師需負責?
「掛名診所」在我國醫療法第18條規定下,面臨諸多法律風險和挑戰。根據醫療法第18條規定,醫療機構必須設置「負責醫師一人」,對其機構的醫療業務負有督導責任。因此,許多想開診所的投資人(非醫師)便透過契約與醫師約定,由醫師掛名診所負責人。然而,當發生醫療事故時,身為診所掛名負責人的醫


面對醫療事故 你應該這樣做!
面對醫療事故,若是真的醫療疏失,準備要好好談賠償的話,這樣坦承倒無妨,但是有沒有考慮到後續主治醫師遭刑事業務過失致死的告訴時,過失的判定上會因此受到影響呢?由家屬辦完喪禮後還找記者以連續三篇報導的情形來看,後續醫院和醫生們的民、刑事程序恐怕是不可避免。


醫療法律糾紛--根管治療手術最常見民事判賠之主因及解決方案
考量醫療人員從事醫療行為時,總是擔心行醫時發生(不必要)醫療糾紛,為此,筆者遂興起嘗試從司法資料庫中,初步歸納牙醫師從事根管治療手術而發生醫療糾紛後,法院判決民事賠償的主要原因究竟為何,以供牙醫師從事根管治療手術時得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