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無法握拳、虎口隱隱作痛?媽媽手症狀、診斷與4大治療一次看懂
多數人聽到「媽媽手」,直覺聯想到產後媽媽長時間抱小孩、哄睡時造成手部負擔。然而,這種被稱為「狄奎凡氏肌腱炎(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的慢性肌腱發炎,其實不限於新手父母,任何經常使用拇指出力、重複操作特定動作者,都是潛在的高風險族群。你是否曾經虎口痛,甚至連簡單握拳都感到困難?這類徵兆,可能正是媽媽手的前兆。


5招教妳 在家也能避免與紓緩媽媽手
媽媽手的症狀最常在母親產後8個月左右出現。手腕長期承受嬰兒的重量,造成重複性創傷與過度使用,使得手掌往拇指或是小拇指偏移,出現所謂的尺側偏移(Ulnar deviation)。另一可原因則可能發生在媽咪產後3個月後,因為內分泌導致哺乳的母親體內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