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真的回不去了嗎?你的產後體態攻略

媽咪最常詢問的問題就是:「醫師,產後體重是回來了,但是為什麽我還是個小腹婆?」

關於產後體態的修復,其實不是只追求體重機上的數字,更需要先了解爲什麼產後會讓我們看起來「鬆鬆垮垮」。


腹直肌是什麼?


懷孕過程中,雖著胎兒成長媽咪的肚皮會持續被撐大,撐到肚臍都凸出來,會造成所謂的「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可以看作是我們肚子的地基,在孕期間肌肉被拉長又被分離,加上囤積在骨盆的頑固皮下脂肪,使得媽咪們有擺脫不了的小腹。


不過產後瘦身是急不得的,因為正值哺乳期,母乳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如果在這3-4個月急切的減肥,會造成乳汁的營養價值流失。最建議媽咪們的就是按照「三三三原則」,剛生產完的三個月因為核心肌群變長了,站著時就會肌肉下垂,甚至出現腰痠背痛,因此建議這個期間的媽咪多做肌肉的鍛鍊;產後的3-6個月,可以開始增加有氧運動的比例,可以將運動強度恢復到孕前時;而6-9個月,就可以在提升運動強度,增加難度。在這裏也建議執行運動時,有專業教練、人員在一旁協助,會更安全。


當皮膚依然鬆垮垂


當腹直肌逐漸復原後,如果肚皮的肌膚還是鬆弛,就可以適時地尋找醫師的幫助,例如脂肪待謝的管理或治療等等,或是針對皮膚鬆弛的治療,依循這樣的步調,可以降低並發症發生,這樣媽咪們才能瘦得健康。


延伸閱讀:醫美需求激增 醫師提醒術後別做這3件事


在醫療的協助上,可以粗略分為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非侵入治療包含冷凍溶脂、超音波治療等以減少脂肪的厚度,另外一個最近討論度很高的醫療項目叫做「增肌減脂」,利用被動的磁能或是電刺激讓肌肉收縮到一定程度,不過當體脂肪過多時(30%以上),增肌可能無法那麼有效,因為訓練的線條都被埋在厚厚的脂肪下,此時就會看媽咪有沒有意願透過抽脂手數做協助,讓脂肪量降到一定成度,更有效達成產後修復。


電漿抽脂是什麼?


1950年至今持續穩定發展的電漿抽脂,是抽脂中相對安全的項目,但當你有大量抽脂(4500-5000cc.)的需求時,需要謹慎選擇專業醫師,大量抽脂會有一定程度的麻醉風險,加上抽脂時打入體內的膨脹液可能會對心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與風險。


這裡也要跟所有媽咪們再三強調,儘管有醫療的輔助,規律的運動、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相當重要,額外的治療是讓你的收身路更順暢,不是一勞永逸。


更多內容,歡迎觀看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讚留言是給醫師們最好的支持!


✅想獲取更多相關資訊嗎?歡迎查看陳建鼎醫師

✅還沒下載We Get Care App?現在下載 問醫生更簡單


👩‍⚕️讓有醫靠成為您健康的依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