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我手放著就會抖怎麼辦?什麼是巴金森氏症?

靜止性顫抖往往產生在患者身體一部分完全放鬆時產生,且往往自主的動作可以減少手抖的幅度。

手抖是警訊?靜止性顫抖是巴金森氏症嗎(圖片來源:Pexels


顫抖除了造成社交的尷尬,常看新聞的民眾會想起一個令人害怕的神經退化疾病—巴金森氏症。顫抖主要以形態(靜止、動作、姿勢維持、等張出力)、顫抖頻率、顫抖分佈及相關的神經學症狀,其中的靜止性顫抖與巴金森氏症較為相關。靜止性顫抖主要為在手部在支撐下完全放鬆時產生的規律性、振盪性不自主運動,且自主的動作減少手抖的幅度但不影響顫抖的頻率。


比起動作性顫抖,靜止性顫抖在姿勢重新擺位時不會發生,往往在動作停止,姿勢穩定時才開始(re-emergent tremor)。在檢查時一些分散患者注意的技巧,如請患者倒數、對側手的反覆動作,會加劇手抖的幅度。一些肌張力不全症可能會伴隨靜止性顫抖,但頻率相對不規律且會有抽動性現象。


大家最關心的病因,最常見的就是巴金森氏症,頻率為4-6下每秒[1],一開始以單側手部為主,隨著病程演進,顫抖會越來越常見,幅度越來越大,但頻率不會改變。藥物造成的靜止性顫抖(一些降血壓、止吐、精神科用藥),也是在老年跟特定族群常見的原因。非典型巴金森的顫抖會合併其他的動作障礙疾病(肌躍症、肌張力不全症)。嚴重的原發性震顫[2]、紅核顫抖(肇因為腦幹疾患)、威爾森氏症[3]相對少見,但偶爾在筆者診間會遇到。


延伸閱讀:手抖就是巴金森氏症了嗎?


大家遇到此類動作障礙疾病還是要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動作障礙疾病需要時間追蹤觀察,即便是大教授有時也無法一眼看穿圍繞著疾病表現的薄紗。


  • 三個小技巧讓你看到巴金森氏症靜止性顫抖

(圖片來源:林煒醫師提供 有醫靠編輯)


1. Bhatia, K.P.,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remors. from the task force on tremor of the International Parkinson and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Mov Disord, 2018. 33(1): p. 75-87.

2. Cohen, O., et al., Rest tremor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tremor: prevalence, clinical correlates, and electrophysiologic characteristics. Arch Neurol, 2003. 60(3): p. 405-10.

3. Ortiz, J.F., et al.,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Wilson's Disease: Pathophysiology and Localization of Each Component. Cureus, 2020. 12(11): p. e115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讚留言是給醫師們最好的支持!


✅想獲取更多相關資訊嗎?歡迎查看林煒醫師

✅現在加入We Get Care會員了嗎?現在登入信箱,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給您專業醫療資訊


👩‍⚕️讓有醫靠成為您健康的依靠👨‍⚕️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