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醫靠
3 hours ago
陳建鼎醫師專欄/醫美外泌體:如何選擇外泌體最佳來源?動物、植物、人類、合成來源優缺點
外泌體是由細胞中釋放出的微小囊泡,具有強大的生物活性。由於分子尺寸極小,外泌體可以在細胞之間扮演「訊息傳遞者」的角色。其在醫學與美容領域中的應用日益受到關注,不僅能促進組織修復,延緩衰老、提升肌膚光澤度。本文將由整型外科陳建鼎醫師全面解析外泌體的來源、優缺點及其在醫美中的應用。
0 views
有醫靠
13 hours ago
椎間盤壓迫好痛苦!椎間盤突出自然好?居家自檢與有效復健方法
80%民眾一生中至少經歷一次下背痛。隨著工作型態的改變,長時間久坐以及姿勢不良成為下背痛的主因,而這些反覆出現的症狀可能是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表現。如果未及時處理,椎間盤突出可能惡化為間歇性跛行、坐骨神經痛等更為嚴重的情況。本文將詳細介紹椎間盤突出的成因、危族群以及如何復健與運動。
9 views
有醫靠
1 day ago
小朋友割包皮如何選最佳時機?「陰莖神經阻斷手術」降低孩子疼痛與焦慮
每年寒暑假,不少家長選擇這段期間為學齡男童安排包皮環切手術,以免影響學業進度。傳統割包皮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由於手術部位神經分布敏感,孩子甦醒後易哭鬧、不易安撫。雖然可以透過止痛藥緩解不適,但全身麻醉後短時間內不適合服用藥物。此情況下,陰莖神經阻斷術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3 views
有醫靠
2 days ago
陳建鼎醫師專欄/舒眠麻醉非零風險!整形外科陳建鼎醫師:牛奶針的優勢與風解析
隨著醫美療程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透過醫學美容來改善外貌。然而,治療過程中的疼痛感仍是許多人最大的顧慮。舒眠麻醉作為一種介於全身麻醉與局部麻醉之間的技術,逐漸成為醫美治療中的重要選擇。它不僅能減少治療中的不適,還能提高整個療程的舒適度,成為醫美愛好者的新寵。
19 views
有醫靠
5 days ago
陳建鼎醫師專欄/醫喊別再忽視靜脈曲張!了解原因、6種程度自我評估與治療方式
現代人因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感到腿部腫脹、無力或疼痛,甚至出現藍色蜘蛛網般的血管突起。這種狀況即為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炎。靜脈曲張不僅影響外觀,若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導致反覆發作的潰瘍等健康問題。本篇由整型外科陳建鼎醫師為您全面解析靜脈曲張的原因、自我評估方式,以及改善治療的有效方法。
20 views
有醫靠
5 days ago
陰莖不硬怎麼辦?飲食、運動、醫療三面向,6招幫助男性找回硬度與自信
勃起障礙是許多男性面臨卻少公開討論的議題,尤其是中年後更為常見。根據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的統計,40歲以上男性中,約有17.7%面臨勃起功能障礙,等同全台超過百萬男性遭遇「陰莖不硬」、「硬不起來」的困擾。本篇將帶您從飲食、運動與醫療治療3方面,全面了解「硬度不足要如何改善」。
62 views
有醫靠
6 days ago
陳威宇醫師專欄/易被誤認的皮膚病?醫提醒:避免將「皮蛇」當隱翅蟲皮膚炎錯治
「皮膚長出紅疹還帶著水泡,是被蟲咬了,還是感染了什麼病毒?」隱翅蟲皮膚炎與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正是兩種容易混淆的皮膚疾病,尤其在初期症狀相似的情況下,讓人難以分辨。其實,只要掌握一些細節,就能有效區分,並採取正確治療方式,快速改善症狀。一起了解如何應對這些讓人困擾的皮膚問題。
688 views
有醫靠
7 days ago
頭皮顏色背後的秘密:5種頭皮顏色代表什麼?遠離落髮困擾
當談到肌膚保養時,多數人關注的是臉部和身體,但頭皮這個常被忽略的區域,實際上是健康與美觀的關鍵。頭皮老化速度是臉部的6倍,若未做好頭皮護理,可能導致毛囊受損及落髮問題。本篇將帶你深入了解頭皮顏色與健康狀態,並提供簡單有效的頭皮保養建議。
7 views
有醫靠
Jan 7
「素炮」、「陪睡師」是什麼?破解親密關係性冷感的背後原因
隨著性觀念的開放,約炮不再是禁忌,然而近年出現了一種新型態的行為:素炮,甚至出現「陪睡師」的新職業。與傳統約炮相比,素炮或陪睡師強調「純睡覺、不發生關係」,為精神交流提供了一個出口。讓許多人不禁思考:人們對伴侶關係和性的需求是否發生了深刻變化?本篇將帶您了解素炮流行與性冷感關係。
90 views
有醫靠
Dec 31, 2024
微創手術大解密:費用、後遺症、保險申請、健保給付與第二意見的重要性
您是否曾感到困惑,甚至對手術感到恐懼?您並不孤單,許多患者都在面臨選擇時不知所措。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脊椎手術已進入「微創化時代」。傳統脊椎手術通常需要大面積切口,對周圍組織造成較大損傷,不僅恢復時間較長,也增加了術後感染等風險。本篇將帶您深入了解微創手術的方式、優勢和風險。
85 views
有醫靠
Dec 31, 2024
骨關節炎導致膝蓋痛?必知6大關鍵改善方式,預防關節疼痛惡化
隨著年齡增長,關節退化成為許多中老年人必須面對的挑戰。退化性關節炎,是銀髮族中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之一,尤其對膝關節和髖關節影響深遠。透過正確的預防與改善措施,您可以減少關節疼痛,延緩退化過程,提升生活品質。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關節健康的全攻略,找出關節疼痛吃什麼以及生活中的自我保健方式
25 views